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1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南京:让文明行为从“软引导”向“硬约束”转变南京桑拿会所排名

[复制链接]

1878

主题

0

好友

5872

积分
级别
8 网站编辑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8-16 12:03: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月20日,酝酿了整整4年、经过9轮修改的《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正式施行。这部《条例》不仅增加了“法”,南京桑拿会所排名立法保障救人免责,还纳入患流戴口罩、“一米线”、公筷公勺和分餐制等一系列日常生活好做法、好习惯,以法律“硬制度”促进文明习惯“软着陆”。  早在2013年,南京桑拿会所排名中央文明办就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随后,相关部门出台指导意见,提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家、、社会建设全过程,融入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司法、全民守法各环节,以体现,强化法律对建设的促进作用。  这位专家透露,当初立法调研时,一些基层工作者普遍表示,抓好文明行为的养成,单靠鼓励、教育难以解决。  虽然此前我市制定了一些与文明行为相关的单行法律法规,如《南京市道交通安全条例》《南京市旅游条例》等,对文明行为有一定的和规范作用,但并没有就文明行为促进工作职责等作出全面。  “不论是普通市民还是执法者,都认为有必要对文明进行法律上的肯定,拿起的利器,将‘软引导’向依理的‘硬约束’转变,这也是这部《条例》诞生的根本原因。”该专家说。  2017年12月29日,市文明办正式向市法制委进行汇报,详析制定《条例》的重要意义、立法基础和制度保障,《条例》的主要内容、立法重点和基本打算等事项。  8月10日,省网站正式发布了《条例》全文,共6章50条,涉及总则、文明行为规范、不文明行为重点治理、激励与保障等板块。  起草前,有关专家对《条例》的定位有些争议,“这究竟是为谁立法?是给老百姓设定文明行为规范,还是有关部门提升城市文明行为的职责?”杨登峰说,其他城市有的偏于前者,有的偏于后者,南京则综合多个城市的经验,强调两者兼而有之,“既方便市民对照自己的行为是否文明,也便于部门明确自己的责任,防止扯皮。”  《条例》第25条“建立不文明行为重点治理清单制度,对常见的、突出的不文明行为实施重点治理”。杨登峰说,这一条借鉴了某个兄弟城市的做法,也是本《条例》的一大亮点。他透露,在审议稿中,该条款下还详细列明了需要重点治理的不文明行为。不过,专家们考虑到不文明行为随着社会治理的开展存在“动态性”,社会也在不断变化,所以去掉了那些具体行为,改为“市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工作机构应当制定并适时调整不文明行为重点治理清单”,以动态清单形式明确治理重点。  当前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反映出的社会文明问题都在条款中得以体现。如第15条,“应当爱护公共卫生,清洁、优美的城市,不随地吐痰、便溺,不乱泼污水,不乱扔瓜果皮核、纸屑、等废弃物;不非法猎捕、交易、运输、食用野生动物;咳嗽、打喷嚏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影响他人,患有流行冒等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时,应当佩戴口罩等。”第23条明确,“低碳生活、文明用餐及绿色出行、无偿献血等行为;鼓励具备救护技能的,在他人出现伤病或者处于其他生命健康时,实施紧急现场救护;积极参与文化教育、生态环保、赛会服务、社会治理、科学普及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参与扶贫、济困、扶老、助残、救孤、助学、赈灾、医疗救助等公益活动等。”  《条例》的制定还体现了南京特色,如总则第中明确,“本市文明行为促进工作应当南京市民、诚朴诚信、博雅、创业创新的,以美丽整洁的生活、规范有序的社会秩序、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为目标,形成向上向善、诚信互助的社风民风。”  针对我市英雄烈士纪念设施、爱国主义教育多的特点,第17条,“在英雄烈士纪念设施、爱国主义教育等场所内瞻仰、祭扫、参观时,遵守祭扫制度和礼仪规范,不英烈,不、美化侵略战争和侵略行为,不损害国家和民族。”  2008年以来,南京先后3次获得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2018年,我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绩在全国28个同类城市中综合成绩排名第8、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6,受到了中央文明办的通报表扬;未成年人思想建设工作年度测评工作在全国文明城市中的28个省会(首府)、副省级城市测评中获得满分;2018年社会文明程度测评指数位列全省第4,发展状况测评位列全省第1……  经过多年持续创建,我市社会文明程度得到很大提升,文明创建在南京早已不是一阵风式的“运动”,而是常态化的存在。  要巩固来之不易的创建,就要通过立法工作,系统总结和提升我市在文明城市创建中积累的管理体制、工作机制、方法载体等成功经验,并对一些痼疾、问题短板予以重点整治和逐项提升。  市社科联党组、社科院院长曹劲松认为,《条例》是我市第一部关于文明建设的地方法规,标志着南京文明行为促进工作进入新阶段。  “以前我们说文明城市创建,主要靠相关部门管理,《条例》的出台则体现了南京城市文明创建从‘管理’转向‘治理’的转变,这也是城市治理现代化的体现。”曹劲松说。  从“管理”到“治理”,最大的变化就是主体的改变。之前,文明创建的主体主要是部门,如今还有社会组织和个人,大家都是城市治理和文明创建的付出者,同时又是受益者,形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这更容易激发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自发的努力。  此外,《条例》还体现出了德法融合。之前对于真善美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多是通过社会进行促进,《条例》则将的要求融入到法律中,在社会褒贬的同时,还有法律层面的和激励,既有基本规范,也有规范,将正面的激励宣传和重点整治硬性约束相结合。曹劲松认为,这也是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文明发展之。  尧化门好邻里惠民菜市场总经理蔡长欢告诉记者,读完了《条例》全文,他对其中经营者依法经营、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的条款印象深刻。  “这些针对的都是市场中比较普遍的情况。平时我们也会在商户入驻前进行培训,告知他们不得出现强制交易、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等。有了这个《条例》,未来在市场管理时,我们会更加‘理直气壮’。”蔡长欢说,在促进菜贩的文明行为方面,管理方也做了很多努力,如用高音喇叭招徕顾客、恶意竞争等,并及时对菜场内发生的拾金不昧、乐于助人等行为进行表彰。未来,菜场会把《条例》相关内容印发给菜贩,进一步学习和落实,促进各方的文明行为。  “中国”杨小飞曾连续献血20多年,在看到《条例》第34条“对实施见义勇为、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捐献、人体器官捐献等文明行为的人员,应当按照有关给予励”的后,他表示,这个既是对既往献血者的肯定,也有助于鼓励更多市民无偿献血、捐献干细胞等行为。“受疫情影响,很多地方的血库还是很紧张的,我也呼吁更多人加入我们,为城市贡献自己的热量。”杨小飞说。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帮助中心|商务合作|法律声明|诚聘英才|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12 南京夜网论坛 (www.ddfyw.com)  版权所有
官方QQ:2030314199  邮箱:2030314199@qq.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